新时代青海藏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刍议

被引:39
作者
赵英
机构
[1] 中共青海省委党校民族宗教学教研部
关键词
青海藏区;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D O I
10.15946/j.cnki.1001-7178.2018.04.002
中图分类号
D633 [民族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4 ; 030401 ; 030402 ;
摘要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被写入了党章。青海藏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国几大藏区的一个缩影。因区位战略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思想与价值环境的多元性、社会特征的风险性等多重因素,新时代藏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受着严峻的考验。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项工作既不能成为纯粹的意识形态教育,也不能成为片面的文化沙文主义教育,而是要通过经济发展、宣传教育、文化浸染等多维途径摄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成为"草根"层面简单朴素、自觉自为的社会心理认同。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维建构 [J].
朱碧波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42 (01) :26-32
[2]   当前社会群际心理冲突及其调适策略探讨 [J].
潘莉 ;
葛玲 .
湖北社会科学, 2015, (03) :36-40
[3]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J].
本刊评论员 .
求是, 2014, (20) :12-13
[4]   心理学视野中的文化认同 [J].
董莉 ;
李庆安 ;
林崇德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01) :68-75
[5]   文化视角下的民族团结教育实现问题 [J].
邵晓霞 .
甘肃社会科学, 2012, (02) :15-18
[6]  
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编写组.学习出版社.2017,
[7]  
新形势下中国重大社会矛盾问题分析.[M].吴忠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
[8]  
安邦之道.[M].王绍光;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9]  
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M].苏国勋;张旅平;夏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0]  
政治学.[M].(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著.商务印书馆.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