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斑星鲽早期发育特征的研究

被引:14
作者
陈四清 [1 ]
高天翔 [1 ]
王琛 [2 ]
张岩 [3 ]
张鑫磊 [3 ]
陈艳翠 [1 ]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
[2] 青岛卫生学校
[3] 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星鲽; 形态特征; 生长发育;
D O I
10.16441/j.cnki.hdxb.2006.02.022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对星鲽胚胎发育的形态变化,仔稚鱼的变态发育,幼鱼的生长发育进行观察描述。受精卵为分离的球形浮性卵,无油球。卵径1.6~1.8mm,卵膜薄、光滑、透明,具弹性。在8~8.5℃水温条件下,经过197h的孵化过程,仔鱼可以破膜而出。初孵仔鱼通体无色透明,眼在头两侧,全长(4.45±0.15)mm,卵黄囊长(2.2±0.05)mm,体高(1.4±0.02)mm。孵出1d后,仔鱼体干和距尾部1/3身长处膜鳍逐渐生长色素,孵化6d后开口摄食,25d尾鳍骨上屈,40d左眼开始上移右转,50d开始伏底,60d的培育稚鱼左眼完全偏转体右侧,体表鳞片生成,完成变态发育成幼鱼。
引用
收藏
页码:281 / 28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圆斑星鲽胚胎及仔鱼发育的观察 [J].
王开顺 ;
张志峰 ;
康庆浩 ;
张全启 ;
张福玲 .
中国水产科学, 2003, (06) :451-456
[2]   圆斑星鲽的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 [J].
郑惠东 .
福建水产, 2003, (03) :15-17
[3]   钝吻黄盖鲽的工厂化人工育苗 [J].
宋宗诚 ;
林占德 ;
陈四清 ;
于东祥 ;
张少华 .
渔业现代化, 2003, (02) :19-20
[4]   圆斑星鲽 Verasper variegatus (Temminck et Schegel)生物学特性研究 [J].
陈四清 ;
于东祥 ;
马爱军 ;
柳学周 ;
姜开莲 ;
张少华 ;
宋宗诚 .
现代渔业信息, 2002, (10) :25-27
[5]   赫氏黄盖鲽受精卵孵化与仔幼鱼培育初步研究 [J].
毕庶万 ;
郑振虎 ;
冯敦国 ;
刘信艺 ;
王育红 ;
徐宗法 .
海洋湖沼通报, 1993, (04) :75-80
[6]   渤海石鲽、星鲽、高眼鲽及焦氏舌鳎的食性 [J].
窦硕增 ;
杨纪明 ;
陈大刚 .
水产学报, 1992, (02) :162-166
[7]   石鲽的人工繁殖和育苗Ⅰ——促熟、人工授精及孵化 [J].
木云雷 ;
袁成玉 ;
刘悦 .
水产科学, 1991, (03) :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