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冷泉碳酸盐岩的矿物、岩石及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15
作者
佟宏鹏 [1 ,2 ]
冯东 [3 ]
陈多福 [1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冷泉碳酸盐岩; 岩石学; 碳、氧同位素; 稀土元素; 南海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3 [海底矿物与岩石];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南海北部陆坡海底冷泉碳酸盐岩广泛发育,已从30个站位采集到冷泉碳酸盐岩。南海北部冷泉碳酸盐岩呈结壳状、结核状、烟囱状、角砾状、块状等,主要自生矿物有文石和方解石,部分站位样品有白云石和铁白云石及少量菱铁矿。冷泉碳酸盐岩具有较轻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西沙海槽海域、神狐海域、东沙西南海域、东沙东北海域和台西南海域碳酸盐岩的δ13CPDB分别为29.6‰—13.3‰(平均21.0‰),40.4‰—38.7‰(平均39.8‰),36.1‰—18.2‰(平均26.8‰),61.4‰—32.8‰(平均49.3‰)和57.6‰—35.7‰(平均48.3‰),显示了较大的变化范围,反映了复杂的碳源。冷泉碳酸盐岩的δ18OPDB为0.4‰—7.5‰,同样显示了较大的变化范围,反映可能与富集18O的地层水和/或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水有关。神狐海域及东沙东北部九龙甲烷礁海域冷泉碳酸盐岩的稀土元素页岩标准化配分模式既具有Ce正异常,同时也有Ce负异常特征,说明冷泉碳酸盐岩形成过程中可能存在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南海北部陆坡不同海域,甚至同一站位的冷泉碳酸盐岩均表现出不同的矿物、同位素及元素组成特征,可能反映了冷泉渗漏流体和天然气水合物稳定状态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冷泉碳酸盐烟囱的甘油醚类生物标志化合物及其碳同位素组成 [J].
葛璐 ;
蒋少涌 ;
杨涛 ;
杨競红 ;
吴能友 ;
张光学 ;
刘坚 .
科学通报, 2011, (14) :1124-1131
[2]   南海东北部甲烷成因碳酸盐岩的矿物学及同位素组成(英文) [J].
陆红锋 ;
陈芳 ;
刘坚 ;
周洋 ;
廖志良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0, (02) :51-59
[3]   南海北部神狐海区冷泉碳酸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J].
葛璐 ;
蒋少涌 ;
杨涛 ;
杨竞红 ;
R.SWENNEN ;
陈道华 ;
刘坚 ;
吴能友 .
矿物学报, 2009, (S1) :370-370
[4]   南海北部冷泉碳酸盐岩矿物微形貌及其意义探讨 [J].
杨克红 ;
初凤友 ;
赵建如 ;
雷吉江 ;
方银霞 .
矿物学报, 2009, 29 (03) :345-352
[5]   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 [J].
蒲晓强 ;
陶小晚 ;
张会领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9, 20 (04) :620-626
[6]   南海北部陆坡九龙甲烷礁冷泉碳酸盐岩沉积岩石学特征 [J].
邬黛黛 ;
吴能友 ;
叶瑛 ;
韩喜球 ;
黄永样 ;
SUESS E .
热带海洋学报, 2009, 28 (03) :74-81
[7]   南海北部冷泉碳酸盐岩层状结构及其地质意义 [J].
杨克红 ;
初凤友 ;
赵建如 ;
雷吉江 ;
葛倩 ;
方银霞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8, (05) :11-16
[8]   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进展 [J].
邓希光 ;
吴庐山 ;
付少英 ;
吴能友 .
海洋学研究, 2008, (02) :67-74
[9]   南海北部深海甲烷冷泉自生碳酸盐岩显微结构特征与流体活动关系初探 [J].
苏新 ;
陈芳 ;
陆红锋 ;
黄永样 .
现代地质, 2008, (03) :376-381
[10]   南海东沙西南海域冷泉碳酸盐岩特征及其意义 [J].
陈忠 ;
杨华平 ;
黄奇瑜 ;
颜文 ;
陆钧 .
现代地质, 2008, (03) :38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