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土保持减沙趋势分析

被引:2
作者
许炯心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淤地坝; 水沙变化; 多沙粗沙区; 黄河中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TV882.1 [黄河];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081504 ;
摘要
在1950~1997年长系列水文资料和面雨量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年输沙量和年降水量的时间变化趋势:1970年以来,在多沙粗沙区入黄泥沙量减少的总体背景之下,出现了1986~1997年间入黄泥沙量增加的近期趋势。这一增加趋势,与20世纪80年代以后淤地坝修建量大为减少,70年代修建的筑地坝与拦沙库已大部分失效有密切关系。此外,20世纪90年代人为增沙量大幅度增加,已占水土保持减沙量的22%左右,部分抵消了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沙效益,这也是同期入黄泥沙增加的重要原因。因而得出的结论是:①要重视淤地坝的后续建设,实现其拦沙作用的可持续性;②造林种草措施不能代替淤地坝拦沙的作用;③新增水土流失问题不容忽视。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若干问题与研究需求 [J].
许炯心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0, (02) :10-13+79
[2]  
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水土保持与水沙变化[M]. - 黄河水利出版社 , 冉大川等编著, 2000
[3]  
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M]. -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叶青超 主编,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