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制度与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关系分析

被引:3
作者
傅伯仁
机构
[1] 中共定西市委党校
关键词
生态建设; 土地制度安排; 绿色城市; 黄土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导致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质量和效率难以提高的症结是制度缺失,土地产权主体模糊、使用期限偏短,造成了滥垦、滥牧、滥樵和对耕地的"虐待式经营"等"公地悲剧"现象。所以,土地制度创新是提高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质量和效率的切入点:①农村土地实行国有农用制;②农民使用土地100年不变;③存量林地使用期限100年、林木股份化,增量林地使用期限永久、林草私有化;④建立土地"户口"档案;⑤努力建设黄土高原绿色城市。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57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对甘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防治的思考 [J].
傅伯仁 .
人民黄河, 2006, (12) :55-57
[2]   农地使用权流转: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帕累托最优选择 [J].
黄丽萍 .
东南学术, 2006, (05) :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