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栓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研究

被引:5
作者
吴晓毅
陈华德
机构
[1] 浙江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
关键词
线栓法; 大鼠; 缺血模型; 局灶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正> 自从1986年Koizumi等首先报道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以来,这一模型得到了广泛的采用。本模型的解剖学基础是:通过颈部手术暴露一侧的颈动脉系统,经颈外动脉(ECA)或直接经颈内动脉(ICA)将预制的尼龙线从ICA插入到同侧的大脑前动脉(ACA)近端,通过阻断同侧ICA、后交通动脉(PCoA)和对侧ICA经前交通动脉(ACoA)来源的动脉血供。达到最终阻断同侧MCA的血供,根据研究需要确定缺血时间,拔除尼龙线后可以使得血流再通造成再灌注,从而制成大鼠MCAO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线栓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改进 [J].
刘运泉 ;
戴颖 .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5, (02) :222-223
[2]   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实验研究 [J].
温仲民 ;
包仕尧 .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4, (04) :409-411
[3]   线栓法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模型的改良 [J].
蒋海山 ;
陆兵勋 ;
姬仲 ;
王立新 ;
张素娟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4, (10) :1156-1159
[4]   雌激素对脑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J].
崔泰震 ;
海广范 ;
朱志远 ;
尹志奎 ;
刘巨源 .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4, (04) :246-248
[5]   栓线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插线部位的选择 [J].
张成英 ;
赵旭东 .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4, (02) :110-111
[6]   栓线法制作局灶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改进及效果 [J].
冯新红 ;
沈霞 ;
袁伟 ;
崔桂云 ;
葛巍 .
徐州医学院学报, 2003, (06) :483-485
[7]   线栓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制作缺血性脑损伤模型的规范 [J].
廖维靖 ;
范明 ;
杨万同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3, (11) :37-40
[8]   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功能障碍判断方法的改进 [J].
李捷 ;
张蓬勃 ;
刘勇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3, (21) :1970-1972
[9]   插线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模型方法的改进 [J].
何学令 .
四川动物, 2003, (03) :178-179
[10]   评价脑缺血模型的一种辅助指标 [J].
陈虎 ;
蔡定芳 ;
陈依萍 .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2003, (02) :105-10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