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亚高山暗针叶林的起源及其基本特征的研究

被引:7
作者
刘兴良
汪明
邹伯才
向成华
宿以明
李承彪
机构
[1]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 四川省理县林业局
关键词
四川; 暗针叶林; 起源; 补偿作用;
D O I
10.16779/j.cnki.1003-5508.2002.02.002
中图分类号
S791 [针叶树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根据古地理变迁和古植物资料 ,应用多学科观点和理论 ,对四川暗针叶林起源的时代、来源 ,扩展以及四川暗针叶林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 ,进一步阐明了四川暗针叶林本地起源的观点。同时分析指出生态因子的骤变和补偿作用 ,是促进四川暗针叶林形成、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历史植物地理学[M]. 科学出版社 , (苏)吴鲁夫(Е.В)著, 1964
[2]  
攀西地区新构造[M].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陈富斌,赵永涛著, 1989
[3]  
古植物学[M]. 中国工业出版社 , (苏)克里什托弗维奇,А.Н.著, 1965
[4]  
四川植被[M].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四川植被协作组编, 1980
[5]  
第四纪孢粉学[M]. 贵州人民出版社 , 王开发,徐 馨编著, 1988
[6]  
中国古生物地理区系[M]. 科学出版社 , 古生物学基础理论丛书编委会 编辑, 1983
[7]  
森林生态系统遗传学[M]. 中国林业出版社[德]K·斯特恩[德]L·罗奇 著, 1984
[8]  
被子植物的起源[M]. 海洋出版社 , (日)浅间一男著, 1988
[9]  
四川森林生态研究[M].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承彪主编, 1990
[10]  
现代综合进化理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美)阿亚拉(Ayala,F.J.),(美)瓦伦丁(Valentine,J.W.)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