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网络的重构——基于中国、德国、巴西模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19
作者
娄成武
机构
[1]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回收网络; 合作社; 政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13.2 [商品收购];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回收再利用是城市生活垃圾治理的重要手段,对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治理目标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的垃圾回收状况存在回收面窄、回收率偏低等问题,缺乏高效的回收网络是症结所在。以政策网络为分析工具对德国、巴西以及中国的垃圾回收模式进行抽象、概括,并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当前我国的回收模式存在回收力量分散、利益取向过于明显以及责任归属不明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一是需要借鉴巴西经验成立拾荒者合作社以整合力量,提高回收效率,二是吸取德国及巴西经验明确责任者。基于我国实际,政府、居民以及企业应是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的责任者,其中政府负主要责任。依据德国及巴西的经验需要有专门的协调机构,立足我国实际由政府负责协调最为适宜。通过上述措施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主导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网络。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D].李伟.西北大学.2009, 08
[2]   社区情境视角下都市拾荒者的“生活图景”——基于贵阳市南明区水口寺社区的田野调查 [J].
赵莉 ;
黄益彪 ;
郑泽豪 .
中国青年研究 , 2015, (09) :68-73
[3]   境外垃圾分类的实践及对大连的借鉴与启示 [J].
郑雪梅 .
大连干部学刊, 2015, 31 (02) :54-57
[4]   基于物联网的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研究 [J].
李秀丽 ;
周明远 ;
樊丽 ;
郁林 .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4, 40 (07) :64-66
[5]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城市垃圾回收对策与处理流程研究 [J].
王小红 ;
张弘 .
生态经济, 2013, (07) :145-148
[6]   “拾荒者”社会管理问题研究 [J].
夏明涛 .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2, 15 (24) :96-97
[7]   “广州模式”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转型 [J].
刘敏清 .
中国合作经济, 2011, (07) :52-54
[8]   北京市垃圾拾荒者的资源贡献及其经济价值估测 [J].
周燕芳 ;
熊惠波 .
生态经济, 2010, (06) :168-171
[9]   城市生活垃圾单流程回收模式及其应用 [J].
李新 ;
石建屏 ;
陈春燕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 (04) :122-125
[10]   德国废弃物回收体系的运行模式 [J].
冯慧娟 ;
鲁明中 .
城市问题, 2010, (02) :86-9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