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时间序列的经验证据

被引:57
作者
姚耀军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界限检验法;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0.03.010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全要素生产率问题是研究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核心问题。本文利用界限检验法、基于ARDL法的协整系数估计、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及其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技术,考察了全要素生产率与金融发展等变量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与金融发展、外商直接投资、经济自由度三个变量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从长期来看,金融发展、外商直接投资、经济自由度皆是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原因;而从短期来看,只有经济自由度才是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Granger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80+161 +161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再测算:1978~2007年 [J].
李宾 ;
曾志雄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3) :3-15
[2]   中国的经济增长能否持续?——一个生产率视角 [J].
郑京海 ;
胡鞍钢 ;
Arne Bigsten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777-808
[3]   前沿分析方法在中国经济增长核算中的适用性 [J].
傅晓霞 ;
吴利学 .
世界经济, 2007, (07) :56-66
[4]   经济自由及其变动的增长效应——来自跨国经济增长面板数据的再检视 [J].
黄怡胜 ;
舒元 .
经济学(季刊), 2007, (02) :469-486
[5]   中国的信贷增长为什么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 [J].
张军 .
学术月刊, 2006, (07) :69-75
[6]   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1978—2003) [J].
王志刚 ;
龚六堂 ;
陈玉宇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2) :55-66+206
[7]   中国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 [J].
孙琳琳 ;
任若恩 .
世界经济, 2005, (12) :3-13
[8]   中国的金融深化和生产率关系的再检测:1987—2001 [J].
张军 ;
金煜 .
经济研究, 2005, (11) :34-45
[10]   中国的M/GDP(1980—2000):趋势、水平和影响因素 [J].
刘明志 .
经济研究, 2001, (02) :3-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