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冬性强弱评价体系的建立

被引:4
作者
王鹏
张春庆
陈化榜
吴承来
机构
[1]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
关键词
小麦; 人工春化; 生态型; 冬性; 评价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建立一个比较准确的小麦冬性评价体系,对小麦种质研究评价、引种及应对自然灾害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对小麦生态型的解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以12个冬性强弱不同的小麦品种为材料,经过两年重复试验,在自然春化与人工春化条件下,对与春化有关的成穗数等4个形态指标进行调查,对人工春化条件下5月份播种的小麦生长锥进行观察。经过对成穗数进行聚类分析,将12个冬小麦品种划分为弱冬性、冬性、强冬性3类。另外,结合不同春化条件下小麦成穗数差异的显著性分析结果及相关指标的标准化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根据幼苗习性对小麦冬性进行划分的方式存在一定缺陷,划分结果存在误差。自然春化条件下进行冬性划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受到多种外界因素影响,对相邻类型的划分效果不理想。(2)茎蘖数、小穗数、千粒重等指标存在一定的交叉现象,不适于进行冬性评价。人工春化处理下,小麦的成穗数与生长锥形态可以准确评价小麦冬性的强弱。
引用
收藏
页码:226 / 23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黄淮冬麦区小麦冬、春性改良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初探 [J].
张晶 ;
吴锁伟 ;
刘秉华 ;
宋梅芳 ;
周朋 ;
郭春燕 ;
詹克慧 ;
王山荭 ;
杨丽 ;
董冬 ;
于立强 ;
李辉利 ;
周阳 ;
杨建平 .
作物学报, 2010, 36 (03) :385-390
[2]   早熟冬小麦选育理论探讨 [J].
汪官静 ;
王鹏 ;
张明祥 ;
侯延利 .
种子科技, 2009, 27 (07) :33-33
[3]   播期对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幼穗分化的影响 [J].
宋晓彦 ;
孙敏 .
山西农业科学, 2009, 37 (07) :22-25
[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velopmental Accumulation of Leaf Soluble Proteins and Vernalization Response of Wheat(Triticum aestivum L.em. Thell) [J].
M Majdi ;
G Karimzadeh ;
S Mahfoozi .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9, 8 (04) :410-417
[5]   山东省当前主栽小麦品种春冬性强弱研究 [J].
杨洪宾 ;
李福元 ;
徐成忠 ;
王法宏 .
山东农业科学, 2009, (01) :43-46
[6]   小麦春化发育的分子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J].
袁秀云 ;
李永春 ;
闫延涛 ;
李磊 ;
尹钧 .
西北植物学报, 2008, (07) :1486-1490
[7]   各类小麦品种不同春化时间与抗寒性的关系 [J].
张爱芝 ;
高志强 ;
刘文平 ;
班胜林 ;
栾青 .
中国农业气象, 2007, (04) :403-405+408
[8]   黄淮麦区不同小麦基因型的春化发育特性研究 [J].
杨宗渠 ;
尹钧 ;
周冉 ;
李金才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6, (02) :82-85+108
[9]   冬小麦春化研究进展 [J].
匡猛 ;
邢国风 .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61-66
[10]   植物生态型分类研究进展 [J].
刘志彦 ;
陈北光 ;
谢正生 ;
苏志尧 .
生态科学, 2004, (04) :36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