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胁迫下臭柏(Sabina vulgaris Ant.)光合特性和色素组成的季节变化

被引:26
作者
李玉灵 [1 ]
朱帆 [1 ]
王俊刚 [1 ]
三木直子 [2 ]
坂本圭児 [2 ]
吉川賢 [2 ]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2] 冈山大学大学院环境学研究科
关键词
臭柏; 光合特性; 叶绿素; 叶黄素循环; 干旱胁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1 [针叶树类];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在室内砾耕栽培条件下,通过培养液中加入PEG(Polyethylene glycol分子量为6000)以调节溶液渗透势,设置对照、弱水分胁迫和强水分胁迫3种处理(培养液渗透势分别为0.02,-0.1,-0.34 MPa),从1997年开始对臭柏进行长期干旱胁迫模拟实验。2003年测定了臭柏叶片光合色素和光合特性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对照区气孔导度季节变化在5月和9月份形成了典型的双峰曲线。尽管对照区的气孔导度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处理,但日光合量却低于弱水分胁迫区。3个处理Chl a/b的比值在11月至翌年3月的低温期内均升高,以强水分胁迫区的增幅最大,其它月份该比值在3个处理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3个处理的叶绿素总量(Chl a+b)在生长季的5~9月份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其中以强水分胁迫区增幅最小。在11月至翌年3月的低温期,各处理均大幅提高叶黄素总量(V+A+Z)和热耗散色素比例(A+Z)/(V+A+Z)(V:紫黄质、A:单环氧玉米黄质、Z:玉米黄质);在5~7月份的生长高峰期,各处理则明显降低了叶黄素总量和热耗散色素比例。这种趋势在强水分胁迫区表现的更为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4346 / 435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叶绿素b缺失与植物的光合作用 [J].
郭春爱 ;
刘芳 ;
许晓明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6, (05) :967-973
[2]   臭柏抗旱生理特性研究 [J].
周锋利 ;
宋西德 ;
齐高强 ;
张永 .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5, (03) :3-6
[3]   干旱胁迫下光合作用的气孔与非气孔限制 [J].
姚庆群 ;
谢贵水 .
热带农业科学, 2005, (04) :84-89
[4]   毛乌素沙地臭柏群落景观动态 [J].
温国胜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5, (02) :129-132
[5]   干旱胁迫条件下臭柏的气体交换与荧光特征 [J].
温国胜 ;
王林和 ;
张国盛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4, (04) :3-7
[6]   低叶绿素含量对突变体水稻吸收光能分配特性的影响 [J].
许晓明 ;
张荣铣 ;
唐运来 .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03) :339-343
[7]   沙地柏对毛乌素沙地3种生境中养分资源的反应 [J].
何维明 ;
张新时 .
林业科学, 2002, (05) :1-6
[8]   沙地柏雌株与雄株的叶结构和功能比较 [J].
何维明 ;
张新时 .
云南植物研究, 2002, (01) :64-67+72
[9]   沙地柏叶型变化的生态意义 [J].
何维明 ;
张新时 .
云南植物研究, 2001, (04) :433-438
[10]   高温强光环境条件下3种沙地灌木的光合生理特点 [J].
蒋高明 ;
朱桂杰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1, (05) :525-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