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建设的逻辑转换与现代性国家建构

被引:3
作者
黄建洪
机构
[1] 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社会建设; 逻辑转换; 现代性国家建构; 服务行政;
D O I
10.19563/j.cnki.sdzs.2013.05.005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305 ; 030503 ;
摘要
大转型时代中国的社会建设,正处于传统与现代、后现代之间的挤压性实践方位,面临着治理碎片化与整体化并存等叠加性挑战。作为现代性国家建构的内生基础,现代性秩序建构是中国社会建设的核心主题。当下社会建设的实质,在于确立生活政治对于解放政治的结构性替代,并循序发展出对权利诉求进行制度化回应的服务行政模式。为此,需要实现社会建设的双重逻辑转换。理论逻辑的动态性转换,需从同质性的假设转向异质性的体认,在认知方式、建设中轴、支配属性以及空间形态等方面重构多重转型的逻辑链;实践逻辑的引导性转换,则应以价值凝炼、主体整合、路径选择、焦点聚合和资源调配为津要,塑成主体性社会权益的保障和发展,从而推进国家的深度建构。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后政党政治”与中国的未来选择 [J].
汪晖 .
文化纵横, 2013, (01) :16-25
[2]   自主性管理:创新社会管理的引导性议题 [J].
黄建洪 .
社会科学, 2012, (10) :88-96
[3]   西方现代国家建构的理论逻辑与历史经验:从契约国家理论到国家建构理论 [J].
王威海 .
人文杂志, 2012, (05) :155-161
[4]   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 [J].
渠敬东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5) :113-130+207
[5]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 [J].
李友梅 ;
肖瑛 ;
黄晓春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4) :125-139+207
[6]   “中等收入陷阱”还是“转型陷阱”? [J].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 ;
孙立平 .
开放时代, 2012, (03) :125-145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趋向 [J].
韩庆祥 ;
张健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3) :4-26
[8]   中国社会管理模式重构的批判性诠释——以服务行政理论为视角 [J].
孔繁斌 .
行政论坛, 2012, 19 (01) :21-26
[9]   去政治的自主性:民办社会组织的生存策略——以恩派(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为例 [J].
唐文玉 ;
马西恒 .
浙江社会科学, 2011, (10) :58-65+89+157
[10]   群众路线与现代中国的国家建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 [J].
郭为桂 .
东南学术, 2011, (04) :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