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施肥对旱地春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籽粒养分含量的补偿效应(英文)

被引:15
作者
邓西平
山仑
稻永忍
杉本幸裕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鸟取大学干燥地研究中心
[3] 鸟取大学干燥地研究中心 陕西杨陵
[4] 陕西杨陵
[5] 不详
[6] 不详
关键词
密度; 施肥; 补偿效应; 水分利用效率; 小麦产量; 籽粒养分含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探明旱作条件下无机营养对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补偿效应,我们在宁南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开展了为期两年的春小麦密度与肥料试验.通过4种播种密度和5种肥力水平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处理的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排序中,播种密度为500粒/m2时,以施肥量90kg/hm2N和135kg/hm2P2O5处理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为最大.与不施肥的对照相比,增施肥料与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59和0.894,而播种密度则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相关性不显著.增施肥料虽然能够提高可育小花数,但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大,穗粒数和千粒重反而呈下降趋势,表明可育小花数对肥料水平反应敏感,而穗粒数和千粒重主要受播种密度的影响.施肥能够促进春小麦根系的生长发育,特别是促进浅层根量的增加,增强了作物的水分养分吸收.另外,不同种类肥料配施的结果表明,单施P肥或者N、P、K配合施用,可使春小麦产量分别提高44.6%和55.4%.N、P、K配合施肥还能够提高品质,使籽粒中的P、N、K含量分别提高18.5%、18.4%和8.1%.上述研究结果说明,控制播种密度、改善土壤肥力对于促进旱地春小麦高效利用有限水分具有明显的补偿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860 / 186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Geographic variation for spike and grain characteristics in durum wheat germplasm adapted to dryland conditions[J] . L. Pecetti,A. B. Damania,G. Kashour.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 . 1992 (2)
  • [2] Improving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annual crops in the rainfed farming systems of West Asia and North Africa .2 COOPER P J M,GREGORY P J,TULLY D,HARRIS H C. Experimental Agriculture .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