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点接地方式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83
作者
郭丽伟 [1 ]
薛永端 [1 ]
徐丙垠 [2 ]
蔡燕春 [3 ]
张少凡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2] 山东理工大学智能电网研究中心
[3] 广州供电局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关键词
中性点接地方式; 供电可靠性; 配电网; 单相接地;
D O I
10.13335/j.1000-3673.pst.2015.08.041
中图分类号
TM862 [过电压保护装置]; TM732 [电力系统的运行];
学科分类号
080803 ; 080802 ;
摘要
单相接地占配网故障的80%,而中性点接地方式决定了单相接地故障的处理流程,对供电可靠性有决定性影响。文章针对中性点采用小电流接地、小电阻接地方式的架空线路网络与电缆网络,分析了接地方式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基于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用户平均故障停电时间、用户平均故障停电次数、用户平均故障短时停电次数等供电可靠性指标的计算模型,并利用现场数据进行计算对比,旨在从供电可靠性方面为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340 / 234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决策方法研究 [J].
熊小伏 ;
刘恒勇 ;
欧阳金鑫 ;
恭秀芬 ;
谢莹华 ;
李婧 .
重庆大学学报, 2014, 37 (06) :1-9
[2]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 [J].
苏继锋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3, 41 (08) :141-148
[3]   中性点接地方式对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 [J].
董雷 ;
何林 ;
蒲天骄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3, 41 (01) :96-101
[4]   20kV配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研究 [J].
孙可 ;
董朝武 ;
周浩 ;
张弘 ;
潘弘 ;
虞海泓 ;
张全明 .
能源工程, 2010, (06) :1-9
[5]   配网接线方式对供电可靠性影响分析 [J].
蔡泽祥 ;
周全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10, 22 (04) :85-88+106
[6]   智能电网述评 [J].
余贻鑫 ;
栾文鹏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 (34) :1-8
[7]   智能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 [J].
徐丙垠 ;
李天友 ;
薛永端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9, 33 (17) :38-41+55
[8]   智能配电网讲座 第一讲 智能配电网概述 [J].
徐丙垠 ;
李天友 ;
薛永端 ;
金文龙 .
供用电, 2009, 26 (03) :81-84
[9]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加权多指标区间数灰靶决策算法 [J].
曹珍崇 ;
王文立 ;
杨学昌 ;
闫鹏飞 ;
吴振升 .
广西电力, 2007, (06) :1-5
[10]   中性点接地方式对配电线路可靠性影响的区间分析 [J].
曹珍崇 ;
何俭声 ;
杨学昌 ;
郅啸 ;
吴振升 .
广西电力, 2007, (05) :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