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河口区水体的锶同位素地球化学——对水与沉积物相互作用过程的反映

被引:13
作者
王中良
刘丛强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关键词
87Sr/86Sr; 长江河口; 水体混合; 水/沉积物作用;
D O I
10.14050/j.cnki.1672-9250.2004.02.006
中图分类号
X142 [环境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解长江河口区的水体混合过程和水与沉积物或颗粒物的相互作用过程,对长江河口水的87Sr/86Sr及Sr元素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与世界河流平均值(Sr为78μg/L,87Sr/86Sr为0.7119)相比,长江水具有明显的高Sr(130μg/L)低87Sr/86Sr比值(0.7105)的特点。在长江口水体混合过程中,锶同位素没有象其它河口那样显示简单的两端员理想混合模式,而是在距河口约30~40km的地点出现87Sr/86Sr的突然升高,水体悬浮颗粒物(SPM)浓度也在同一区域出现升高现象。这可能是该区水体和沉积物相互作用比较强烈而引起沉积物与上覆水体发生物质交换。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长江河口拦门沙河床淤积和泥沙再悬浮过程
    李九发
    何青
    张琛
    [J]. 海洋与湖沼, 2000, (01) : 101 - 109
  • [2] 杭州湾海水中的硼和锶的研究.[J].陈国华;王渊;金建成;张爱滨;王文正;季荣;周新军.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S1
  • [3] 长江口外海域1998年夏季悬沙浓度特征
    高抒
    程鹏
    汪亚平
    曹奇源
    [J]. 海洋通报, 1999, (06) : 44 - 50
  • [4] 长江口拦门沙地区的泥沙运动规律
    潘定安
    孙介民
    [J]. 海洋与湖沼, 1996, (03) : 279 - 286
  • [5] 长江口动水絮凝沉降与拦门沙淤积的关系
    张志忠
    阮文杰
    蒋国俊
    [J]. 海洋与湖沼, 1995, (06) : 632 - 638
  • [6] 水环境化学元素研究.[M].张立城等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