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地区矿床系列和成矿模式

被引:27
作者
刘湘培
机构
[1] 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合肥
关键词
成矿模式; 矽卡岩型; 层控; 火山活动; 矿床类型; 内生矿床; 长江中下游地区; 控矿因素; 热液型矿床; 铁矿床; 黑色金属矿床; 矿床系列; 矿床成因; 接触交代;
D O I
10.16509/j.georeview.1989.05.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主要按多来源、多成因、多阶段的观点对长江中下游的矿床类型进行系统分类,并通过对与矿有关的岩浆岩系列的研究,深入探讨矿床系列的特征。同时分析内生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归纳为铜陵、大冶、宁芜三个主要成矿模式,指出其综合控矿机制,并着重阐明矿床类型、矿床系列和成矿模式三者时间、空间的纵横关系和有关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398 / 40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论长江中下游地区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 [J].
刘湘培 ;
常印佛 ;
吴言昌 .
地质学报, 1988, (02) :167-177
[2]   长江中下游富钠闪长岩类与铁矿系列的成因联系 [J].
吴言昌 ;
王迎春 ;
梁善荣 ;
刘湘培 ;
都询 .
矿床地质, 1988, (01) :14-24
[3]   论长江中、下游中石炭世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 [J].
顾连兴 ;
徐克勤 .
地质学报, 1986, (02) :176-188+218
[4]   安徽铜陵凤凰山岩体若干特征及成矿关系 [J].
闻广 ;
吴思本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3, (03) :1-24
[5]   繁昌桃冲铁矿成因探讨 [J].
倪若水 ;
王道华 .
矿床地质, 1983, (03) :16-23
[6]   关于层控式矽卡岩型矿床——以安徽省内下扬子坳陷中一些矿床为例 [J].
常印佛 ;
刘学圭 .
矿床地质, 1983, (01) :11-20
[7]   再论矿床的成矿系列问题——兼论中生代某些矿床的成矿系列 [J].
程裕淇 ;
陈毓川 ;
赵一鸣 ;
宋天锐 .
地质论评, 1983, (02) :127-139
[8]   湖北铁山“大冶式”铁矿床矿浆成矿问题的初探 [J].
石准立 ;
金振民 ;
熊鹏飞 ;
王定域 ;
黄克宽 .
地球科学, 1981, (02) :145-154
[9]   论安徽铜官山铜矿成因 [J].
郭文魁 .
地质学报, 1957, (03) :317-322+332+365
[10]   论大冶式铁矿 [J].
黄懿 ;
裴荣富 ;
任冠政 ;
刘佑馨 ;
周维屏 .
地质学报, 1957, (02) :191-20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