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峪金矿矿床成因讨论

被引:8
作者
王铁军
樊秉鸿
关康
陈新帮
贺永利
刘军
梁斌祥
王建民
机构
[1] 天津地质研究院
[2] 灵宝金安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双壳幔结构; 韧性剪切带; 流体包裹体; 不混溶作用; 岩浆热液; 文峪金矿; 河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流体包裹体测温表明 ,文峪金矿成矿温度 180~ 45 0℃ ,为中高温热液。成矿压力 1.0×10 5~ 1.4× 10 5k Pa,根据静岩压力推算的成矿深度为 3.6~ 5 .2 km。包裹体盐度特征显示出成矿场内流体以深源流体为主 ,混合的地表渗透水所占比例约 10 %~ 15 %。文峪金矿成矿过程中导致矿质沉淀的主要因素是温度下降及由此导致的 CO2 - H2 O不混溶现象。文峪及小秦岭地区金矿床的成矿热液来源于与文峪花岗岩同源演化的深部岩浆热液。金矿的成矿时代为中生代中晚期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