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更新方式对杉木林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22
作者
范广阔 [1 ]
邹双全 [1 ]
林开敏 [1 ]
何宗明 [1 ]
郭玉硕 [2 ]
曹永康 [1 ]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2] 福建农林大学西芹教学林场
关键词
杉木; 更新方式; 土壤肥力;
D O I
10.13324/j.cnki.jfcf.2009.03.007
中图分类号
S714.8 [森林土壤肥力、土壤肥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1代杉木人工林皆伐后,采用不同更新方式形成的14年生人工更新杉木林和14年生天然更新杉阔混交林进行了研究,探讨不同更新方式对杉木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通过对不同更新方式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地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均有影响。天然更新林地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容重分别比人工更新林地低1.73%和1.69%,毛管孔隙度分别高31.75%和30.99%;天然更新林地土壤各水分含量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天然更新林地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pH值分别比人工更新林地高0.16和0.14,有机质分别高24.15%和30.66%,全N含量分别高21.99%和21.63%,全P含量分别高44.94%和65.28%。与人工更新相比,天然更新更有利于林地土壤肥力的恢复和维持。
引用
收藏
页码:210 / 2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林地不同清理方式对18年生杉木生长的效应 [J].
陈养 .
安徽农学通报, 2007, (11) :92-93
[2]   立地管理措施对2代6年生杉木林生长的影响 [J].
何宗明 ;
范少辉 ;
卢镜铭 ;
杨旭静 ;
翁贤权 .
林业科学, 2006, (11) :47-51
[3]   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对杉木林土壤肥力的影响 [J].
薛立 ;
向文静 ;
何跃君 ;
李燕 ;
吴敏 ;
徐燕 ;
屈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8) :1417-1421
[4]  
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J]. 余波,李守剑,李贤伟,袁晖.四川林勘设计. 2005(02)
[5]  
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J]. 余波,李守剑,李贤伟,袁晖.四川林勘设计. 2005 (02)
[6]   不同森林恢复类型对南方红壤侵蚀区土壤质量的影响 [J].
郑华 ;
欧阳志云 ;
王效科 ;
苗鸿 ;
赵同谦 ;
彭廷柏 .
生态学报, 2004, (09) :1994-2002
[7]   多代连栽对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影响 [J].
范少辉 ;
盛炜彤 ;
马祥庆 ;
林开敏 ;
卓仕安 ;
张小泉 .
林业科学研究, 2003, (05) :560-567
[8]   土壤容重与杏生长和结果的关系 [J].
吴思政 ;
柏文富 ;
禹霖 ;
陈白冰 ;
聂东伶 ;
不详 .
经济林研究 , 2001, (04) :20-22
[9]   次生阔叶林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分组成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J].
陈绍栓 ;
陈淑容 ;
马祥庆 .
林业科学, 2001, (06) :113-117
[10]   杉木人工林连栽生产力下降研究进展 [J].
马祥庆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1, (04) :38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