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知识产权谈判对我国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被引:23
作者
丛立先 [1 ,2 ]
机构
[1]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
[2] 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 知识产权; 应对策略;
D O I
10.13549/j.cnki.cn11-3959/d.2014.05.008
中图分类号
F204 [科学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知识产权谈判是国际知识产权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TPP知识产权谈判的争议很大,目前的谈判文本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具有全面化、美国化、超前化的特点。TPP知识产权规则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反假冒贸易协定》具有相互承继和进一步发展的关系,将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知识产权制度等产生重要影响。对于TPP知识产权谈判,我们应以包容开放态度,深入分析TPP知识产权规则,研究其中的利弊得失,从内部战略、外部战略、特定国家及区域等角度提出国家战略层面的应对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2+80 +80-8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草案之知识产权规则研究 [J].
张磊 ;
徐昕 ;
夏玮 .
WTO经济导刊, 2013, (05) :85-88
[2]   美国加入TPP的动因、挑战和影响:从美国视角分析 [J].
曲凤杰 ;
朱梦曳 ;
牛桐 .
国际贸易, 2012, (09) :31-38
[3]   知识产权准多边国际体制的扩张 [J].
薛虹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34 (06) :43-50+161
[4]   后Trips协议时代的国际贸易和知识产权规则 [J].
蔡晓东 .
政法学刊, 2011, 28 (05) :34-39
[6]   美国加入TPP的动因分析 [J].
陆建人 .
国际贸易问题, 2011, (01) :43-52
[7]  
TPP谈判何以久拖不决 .2 吴正龙. 中国经济时报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