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在肝硬化患者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10
作者
:
张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张艳
[
1
]
张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省安阳肿瘤医院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张伟
[
2
]
机构
:
[1]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2]
河南省安阳肿瘤医院
来源
:
河北医学
|
2009年
/ 15卷
/ 06期
关键词
:
肝硬化;
硫化氢;
气体信号分子;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575.2 [肝硬变];
学科分类号
:
1002 ;
100201 ;
摘要
: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硫化氢(H2S)的变化,探讨气体信号分子H2S在肝硬化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43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6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和28例健康对照分别采用敏感硫电极法测定血清H2S浓度;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T和ALP含量。结果:肝硬化各组(代偿期、失代偿期)血清H2S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血清ALT、ALP浓度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随肝功损害程度更加显著。H2S与ALT、ALP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31和0.702(P<0.01)。结论:H2S浓度的降低可能是加重肝硬化程度的重要因素,H2S含量的检测对肝硬化的诊断、治疗以及病情判断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49 / 65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敏感硫电极法在测定心血管组织细胞及血浆胱硫醚-γ-裂解酶/硫化氢的应用
[J].
耿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研究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北京
耿彬
;
杜军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研究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北京
杜军保
;
唐朝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研究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研究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北京
唐朝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研究所
.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05)
:545
-548
[2]
内源性一氧化氮对低氧大鼠肺动脉硫化氢胱硫醚γ-裂解酶体系的影响
[J].
张清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张清友
;
杜军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杜军保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春雨
;
闫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闫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唐朝枢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3,
(11)
:865
-867
[3]
Two's company, three's a crowd: can H2S be the third endogenous gaseous transmitter? .2 Wang R. FASEB Journal . 2002
←
1
→
共 3 条
[1]
敏感硫电极法在测定心血管组织细胞及血浆胱硫醚-γ-裂解酶/硫化氢的应用
[J].
耿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研究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北京
耿彬
;
杜军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研究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北京
杜军保
;
唐朝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研究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研究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北京
唐朝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研究所
.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05)
:545
-548
[2]
内源性一氧化氮对低氧大鼠肺动脉硫化氢胱硫醚γ-裂解酶体系的影响
[J].
张清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张清友
;
杜军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杜军保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春雨
;
闫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闫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唐朝枢
.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3,
(11)
:865
-867
[3]
Two's company, three's a crowd: can H2S be the third endogenous gaseous transmitter? .2 Wang R. FASEB Journal . 200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