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政党主导的多元合作:中国公民社会的生成逻辑——基于对中国共青团与青年社会组织关系的考察

被引:24
作者
郑长忠
机构
[1] 复旦大学青年组织与公民社会研究中心
[2]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中国公民社会; 政党主导; 多元合作; 共青团; 青年社会组织;
D O I
10.19633/j.cnki.11-2579/d.2010.08.004
中图分类号
D297 [团的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04 ; 0305 ; 030503 ; 0307 ;
摘要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网络社会生成,使公民社会在中国以有别于其他国家的路径和方式生成,同时也使传统以政党一元化社会整合模式逐渐向政党主导的多元合作模式转变。中国公民社会的主体青年化特征,使中国共青团在政党主导的多元合作模式中承担着重要使命,而中国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特性与共青团自身的优势,也为共青团担负起这一使命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中国共青团要将这种可能转化为现实,并历史性地担负起这一使命,从而为党的可持续领导奠定青年基础,还必须遵循现代社会内在规律,不断推进自身的组织形态创新与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二十一世纪亚洲发展之路[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编], 2004
[2]  
自组织的社会进化理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孙志海, 2004
[3]  
组织理论[M]. 华夏出版社 , (美)W.理查德·斯格特(W.RichardScott)著, 2002
[4]  
国史新论[M]. 三联书店 , 钱穆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