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特大地震医学救援行动及战略思考

被引:102
作者
张雁灵
机构
[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医学救援; 灾害; 战略思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 [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
学科分类号
1004 ; 120402 ;
摘要
目的总结汶川特大地震医学救援的做法与经验,提高应对重大灾害的医学救援综合能力。方法对汶川特大地震伤亡及医学救援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与描述性分析,结合作者的抗震救灾实践,形成重大灾害医学救援的战略思考。结果汶川特大地震伤亡时间分布以2周为界,分为增长期和稳定期;遇难者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的北川、绵竹、什邡、都江堰、青川、汶川、彭州7个重灾区,占全部地震灾区遇难人数的72.62%。本次抗震救灾医学救援,从全国32个省(区、市)调派10 630名医疗、防疫等专业人员赶赴灾区。累计救治伤病员200余万名。全国20个省(区、市)的367所军地医院共收治灾区后送伤员10 048名,在地震重灾区开展了分区域或分专项的防疫工作,实现了卫生防疫工作的全覆盖,保证了伤病群众得到及时救治以及灾区大灾之后无大疫。结论应完善国家应急医学救援反应体系,建设国家应急医学救援专业力量,注重医学救援功能模块建设,加强灾害医学学科及人才建设,加速国家应急医学救援信息化建设,优化国家应急医学救援指挥机制,不断提升应对重大灾害的医学救援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军队医院战创伤学科建设的思考 [J].
盛志勇 .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8, (12) :1399-1401
[2]   汶川地震伤员救治的几点经验 [J].
卢世璧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8, (20) :1521-1522
[3]   汶川地震伤员救治分级处理的重要性 [J].
卢世璧 .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8, (08) :919-920
[5]   发挥军医大学优势作用,全面提高军队卫勤保障能力 [J].
张雁灵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8, (07) :713-716
[6]   国家应急救援运行体系的构建 [J].
李卫民 .
中国民用航空, 2008, (06) :30-32
[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内涵的定性研究 [J].
赵琦 ;
赵根明 ;
谢昀 ;
郭京平 ;
陈贤义 ;
韦建国 ;
姜庆五 .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8, (06) :452-455
[8]   发挥专业救援作用,加强装备与技术保障 [J].
包元晖 ;
蒲海龙 .
中国个体防护装备, 2008, (03) :8-9
[9]   四川地震疾病谱对医学救援的意义 [J].
刘纪宁 ;
王羽 ;
刘云兵 ;
刘启榆 .
中国急救医学, 2008, (06) :513-514
[10]   国际地震救援行动中的医疗力量配置分析 [J].
席梅 ;
侯建盛 ;
刘爱兵 .
灾害学, 2007, (04) :13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