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与个人征信体系
被引:6
作者
:
方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科技学院
方丰
岳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科技学院
岳东
何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科技学院
何军
机构
:
[1]
重庆科技学院
[2]
西南财经大学 重庆
[3]
四川成都
来源
:
金融与经济
|
2005年
/ 09期
关键词
:
住房抵押贷款;
信用风险;
个人征信体系;
D O I
:
10.19622/j.cnki.cn36-1005/f.2005.09.021
中图分类号
: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
1201 ;
020204 ;
摘要
:
住房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在我国现阶段已经凸现,本文首先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形成的原因,认为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然后结合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现状,探讨通过建立完善个人征信体系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的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根源剖析与治理
[J].
王福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房地产研究中心,中国农业银行青岛市分行城区审计中心,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杭州,青岛,杭州
王福林
;
邵海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房地产研究中心,中国农业银行青岛市分行城区审计中心,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杭州,青岛,杭州
邵海华
;
阙伟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房地产研究中心,中国农业银行青岛市分行城区审计中心,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杭州,青岛,杭州
阙伟亚
.
中国房地产金融,
2003,
(12)
:33
-37
[2]
中国信用缺失问题的合约经济学分析
[J].
张亦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金融研究所
张亦春
;
林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金融研究所
林海
.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04)
:14
-19
[3]
论住房抵押贷款终止偿付型理性违约
[J].
张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 湖北武汉
张东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3,
(02)
:72
-77+144
[4]
道德基础与经济学的现代化
[J].
汪丁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汪丁丁
.
战略与管理,
1996,
(06)
:37
-43
[5]
演进着的信用风险管理[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美)约翰·B.考埃特(JohnB.Caouette)等著, 2001
←
1
→
共 5 条
[1]
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根源剖析与治理
[J].
王福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房地产研究中心,中国农业银行青岛市分行城区审计中心,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杭州,青岛,杭州
王福林
;
邵海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房地产研究中心,中国农业银行青岛市分行城区审计中心,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杭州,青岛,杭州
邵海华
;
阙伟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房地产研究中心,中国农业银行青岛市分行城区审计中心,中国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杭州,青岛,杭州
阙伟亚
.
中国房地产金融,
2003,
(12)
:33
-37
[2]
中国信用缺失问题的合约经济学分析
[J].
张亦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金融研究所
张亦春
;
林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厦门大学金融研究所
林海
.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04)
:14
-19
[3]
论住房抵押贷款终止偿付型理性违约
[J].
张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 湖北武汉
张东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3,
(02)
:72
-77+144
[4]
道德基础与经济学的现代化
[J].
汪丁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汪丁丁
.
战略与管理,
1996,
(06)
:37
-43
[5]
演进着的信用风险管理[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美)约翰·B.考埃特(JohnB.Caouette)等著, 200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