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针刺补泻与得气先后关系之我见
被引:1
作者
:
孙玉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中医学院针灸系
孙玉霞
机构
:
[1]
陕西中医学院针灸系
来源
:
陕西中医
|
1989年
/ 11期
关键词
:
得气;
补泻手法;
针刺感应;
针感;
气至;
针刺补泻;
刺法;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古今绝大多数针灸书均强调指出:在得气的基础上施行补泻手法,方可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现在的临床医生也多遵此论,认为:针刺必须在得气的情况下,施行适当的补泻手法,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和。然而笔者通过翻阅经典有关论述,结合临床实际,认为得气固然在针炙临床上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但针刺补泻效果必须依赖得气之后方可取得的认识,则有必(?)加以商榷,故略述如下。一、针刺补泻与得气存在两种情况“得气”在《黄帝内经》中有两种情况,一是初下针未经补泻的“气至”,也就是通常
引用
收藏
页码:506 / 507
页数:2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