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积沙区超大工作面开采生态环境破坏过程与恢复对策

被引:31
作者
卞正富
雷少刚
刘辉
邓喀中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国土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鄂尔多斯煤田; 生态恢复; 高强度开采; 风积沙区;
D O I
10.13545/j.cnki.jmse.2016.02.018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风积沙区超大工作面开采具有所处生态环境脆弱、开采强度大等显著特点,由此引起的生态环境损伤不同于传统开采方法或高强度开采在东部矿山引起的生态环境损伤特征。将风积沙区超大工作面开采生态环境破坏过程划分为岩层破断、地表沉降、地表动植物生境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以及矿区生态系统随时间推移演替等4个过程;分析了风沙区超大工作面开采后地裂缝、土壤水、地下水位、植被覆盖与生物多样性等关键生态环境要素的变化规律;提出风积沙区生态环境恢复的对策应是保护与修复并举、自我恢复和人工修复并重,具体需要结合生态环境要素的受损伤程度及生态修复目标确定生态恢复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305 / 3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西部干旱区煤炭开采环境影响研究
    雷少刚
    卞正富
    [J]. 生态学报, 2014, 34 (11) : 2837 - 2843
  • [2] 风积沙区采煤沉陷地裂缝分布特征与发生发育规律
    胡振琪
    王新静
    贺安民
    [J]. 煤炭学报, 2014, 39 (01) : 11 - 18
  • [3] 开采引起地表塌陷型裂缝的形成机理分析
    刘辉
    何春桂
    邓喀中
    卞正富
    范洪冬
    雷少刚
    张安兵
    [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3, 30 (03) : 380 - 384
  • [4] 煤炭的科学开采
    钱鸣高
    [J]. 煤炭学报, 2010, 35 (04) : 529 - 534
  • [5] 半干旱区采煤沉陷对地表植被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周莹
    贺晓
    徐军
    刘健
    [J]. 生态学报, 2009, 29 (08) : 4517 - 4525
  • [6] 浅埋煤层的矿压特征与浅埋煤层定义
    黄庆享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 (08) : 1174 - 1177
  • [7] 综放合理工作面长度分析
    靳文学
    靳钟铭
    [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00, (05) : 508 - 510
  • [8] Integrated method of RS and GPR for monitoring the changes in the soil moisture and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due to underground coal mining
    Bian, Zhengfu
    Lei, Shaogang
    Inyang, Hilary I.
    Chang, Luqun
    Zhang, Richen
    Zhou, Chengjun
    He, Xiao
    [J]. ENVIRONMENTAL GEOLOGY, 2009, 57 (01): : 131 -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