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加速侵蚀下土壤质量的生物学特性变化

被引:47
作者
史衍玺
唐克丽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加速侵蚀;土壤质量;生物特性;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1998.01.005
中图分类号
S157.1,S154 [];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通过研究比较林地、不同开垦年限的侵蚀农地中微生物区系与土壤酶活性,分析了土壤质量的生物学特性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人为加速侵蚀主要引起表土层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减少,其中以真菌下降率最高。参与土壤碳、磷转化的纤维素分解菌、磷细菌分别在林地开垦后的3年、10年出现快速的下降过程,对侵蚀环境反应敏感,可作为反映侵蚀土壤质量变化的微生物指标。随开垦年限和侵蚀强度的增长,与土壤肥力因素相关的酶活性总体水平下降,酶活性总分值与开垦年限呈指数关系,提出用蔗糖酶与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作为表征侵蚀土壤质量的酶学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4+4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林地开垦加速侵蚀下土壤养分退化的研究 [J].
史衍玺,唐克丽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6, (04) :26-33
[2]   土壤酶活性的总体在评价土壤肥力水平中的作用 [J].
周礼恺 ;
张志明 ;
曹承绵 .
土壤学报, 1983, (04) :413-418
[3]  
黄土高原土壤与农业[M]. 农业出版社 , 朱显漠主编, 1989
[4]  
土壤肥力研究方法[M]. 农业出版社 , 严昶升主编, 1988
[5]  
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 农业出版社 , 关松荫 编著, 1986
[6]  
土壤微生物研究法[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微生物室 编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