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习惯法初探

被引:22
作者
田成有
阮凤斌
机构
[1] 云南大学法律系
关键词
习惯法; 成文法; 法的理论; 国家制定法; 农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10.13370/j.cnki.fs.1994.04.008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正>在任何民族的法律体系中,习惯法都曾经是最古老的法的渊源。世界上最早的一批法典就是对习惯的记载。然而,“随着法律规则的制定变得愈来愈明确,而且为立法和执法建立了更为精干的机构,习惯法的有效范围也随之缩小了。“①习惯法的地位和作用在成文法出现,国家制定法相当发达的今天也大为减弱。尽管如此,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种调节手段和机制,习惯法并没有消失。相反,在一些地方,特别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习惯法还在一定程度十有效地调整和规范着人们的生活和行为,甚至替代着法律发挥功能,扮演着法律的角色,对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对其研究,意义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比较法律文化.[M].(美)埃尔曼(Ehrmann;H.W.)著;贺卫方;高鸿钧译;.三联书店.1990,
[2]  
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美)博登海默(Bodenheimer;E.)著;邓正来;姬敬武译;.华夏出版社.1987,
[3]  
当代主要法律体系.[M].[法]勒内·达维德 著;漆竹生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4]   习惯法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历史地位 [J].
周勇 .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1991, (04) :16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