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腐败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时代诉求与实践逻辑

被引:10
作者
刘占虎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腐败治理体系; 社会工程; 制度反腐; 过程防腐; 中国逻辑;
D O I
10.15896/j.xjtuskxb.201704011
中图分类号
D262.6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8 ;
摘要
治理腐败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人们尽管常用"工程"一词来称谓它,但很少从社会工程理论和思维的视角去研究腐败发生的内在机理和综合防治的可能路径。科学和有效地防治腐败,不仅需要对权力腐败的发生原因、防治对策、治理主体等进行整体分析和协同建构,而且需要运用社会工程理论和思维对反腐倡廉法律制度的制度要素、实践机制、配套设施进行总体设计和系统优化。为此,提出通过意义建构以明确反腐倡廉的问题指向和价值定位,通过关系建构以实现腐败治理要素的系统优化和协同整合,通过符号建构以促进社会主义廉洁价值的观念再造和行为自觉,通过状态建构以推进反腐常态化与政治生态的协同优化,在"大社会"层面将廉洁价值、制度体系、廉洁意识、廉政生态等有机统一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的治国理政逻辑,具体融入制度反腐、过程防腐与文化倡廉的协同治理实践中,从整体性上推进中国腐败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社会工程思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辩证实践 [J].
刘占虎 .
教学与研究, 2016, (02) :96-103
[3]   社会工程研究的综合性特点及意义 [J].
王宏波 .
教学与研究, 2010, (08) :21-25
[4]  
民主新论[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萨托利, 2015
[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外文出版社 , 习近平, 2014
[6]  
腐败[M]. 法律出版社 , 哈布里耶娃, 2014
[7]  
工程哲学与社会工程[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王宏波, 2006
[8]  
法理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美)E.博登海默(EdgarBodenheimer)著, 1999
[9]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