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问责新政:多维理论之考察

被引:20
作者
黄健荣
梁莹
机构
[1]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教授、博导南京210093
[3] 博士生南京210093
关键词
问责新政; 参与式民主; 社会资本; 交易成本; 制度主义; 善治;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04.11.006
中图分类号
D630.9 [监察、监督];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问责新政正在我国凌厉推进 ,这对于在政府管理中激浊扬清 ,整肃吏治至关重要。从多维度对问责新政的理论支撑之考察表明 ,推进问责新政是回应时代要求推动和保障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必然抉择 ,关系到人民与政府的委托 /代理关系的存续 ,政府问责制应当成为改善和优化政府管理的杠杆、驱动器和制衡器。实施问责制是使公共管理在宪政的制度框架下良性运行的保障 ;没有问责制 ,任何游戏规则形同虚设。推进问责新政是提升我国政府社会资本存量 ,从而使政府得以维系和增强其公信力与合法性的根本所在 ,并有利于推动我国公共管理真正成为政府与公民社会协调互动 ,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善治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美)B.盖伊·彼得斯(B.GuyPeters)著,吴爱明,夏宏图译.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 [2] [英]米尔M,J·S· 著,汪瑄 译.代议制政府[M]. 商务印书馆, 1982
  • [3] (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H.GeorgeFrederickson)著,张成福等译.公共行政的精神[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 [4] (英)罗伯特·D.帕特南(RobertD.Putnam)著,王列,赖海榕译.使民主运转起来[M].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
  • [5] (美)汉娜·阿伦特(HannahArendt)著,竺乾威等译.人的条件[M].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 [6] 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 [7] 黄健荣.  “反腐成本”考量公共管理制度平台[N]. 文汇报. 2003
  • [8] 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
    格里·斯托克
    华夏风
    [J].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1999, (01) : 19 - 30
  • [9] (英)柯尔,G.D.H.著,李平沤译.社会学说[M]. 商务印书馆, 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