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土效应对土壤生物组成及矿化与硝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39
作者
林江辉
李辉信
胡锋
赵海燕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南京
关键词
干土效应; 矿化作用; 硝化作用; 土壤生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1 [土壤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将经过风干、过筛后的 2种旱地红壤加水培养 ,并和新鲜土培养条件相比较 ,研究干土效应对土壤生物组成及矿化与硝化作用的影响。试验共 4个处理 :(1)农田旱地风干土加水培养 (RU) ;(2 )农田旱地新鲜土培养 (FU) ;(3)苗圃旱地风干土加水培养 (RN) ;(4 )苗圃旱地新鲜土培养 (FN)。结果表明 :红壤风干土加水预培养 5d后 ,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比新鲜土显著增加 (p <0 0 1) ,细菌数量增加最为明显 ,农田旱地和苗圃旱地风干土处理分别是新鲜土的 6 2 6倍和 6 84倍 ,红壤风干土加水培养处理的微生物量碳、氮也随之增加。培养 2 8d后土壤中微生物数量趋于稳定 ,与预培养 5d时的数量相当或稍有下降 ,但风干后加水培养处理的微生物数量仍保持大于新鲜土的趋势 (农田旱地的放线菌除外 ) ,微生物量碳、氮也存在同样的趋势。风干土加水培养后微生物数量的迅速增加 ,使得氮素矿化速度加快 ,由此导致NH+ 4 N量显著增加(p <0 0 1) ,培养 2 8d后 ,NH+ 4 N量较预培养 5d时有所增加 ,且明显高于新鲜土培养处理 ;NO-3 N含量也增加 ,但新鲜土处理显著高于风干土处理。土壤风干处理对土壤自由生活线虫的影响比较大 ,农田旱地和苗圃旱地风干土加水培养 2 8d后 ,其自由生活线虫数量仅为新鲜土的 16 0 %和 30 1% ,显
引用
收藏
页码:924 / 9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固定态铵的变化及水稻对残留N的利用 [J].
沈其荣 ;
王岩 ;
史瑞和 .
土壤学报, 2000, (03) :330-338
[2]   红壤氮素的矿化和硝化作用特征 [J].
李辉信 ;
胡锋 ;
刘满强 ;
蔡贵信 ;
范晓晖 .
土壤, 2000, (04) :194-197+214
[3]   红壤微生物量氮的周转期及其研究意义 [J].
姚槐应 ;
何振立 ;
黄昌勇 .
土壤学报, 1999, (03) :387-394
[4]   夏耕晒垡的增产作用 [J].
李鸿恩 ;
杨运莲 .
土壤学报, 1965, (04) :404-410
[5]   水稻土晒干措施的增产效果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J].
沈梓培 ;
黄东迈 ;
白纲义 ;
段秀泰 .
土壤学报, 1959, (Z2) :124-134
[6]   水稻田干耕及湿耕对于土壤中氮素转化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J].
黄东迈 ;
张柏森 .
土壤学报, 1957, (03) :223-233
[7]  
中国土壤动物[M]. 科学出版社 , 尹文英等著, 2000
[8]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鲁如坤主编, 2000
[9]  
中国土壤氮素[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朱兆良,文启孝主编, 1992
[10]  
土壤微生物研究法[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微生物室 编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