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盈余操纵与国有股减持

被引:19
作者
陈千里
机构
[1]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盈余操纵; 国有股减持; 代理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6.6 [公司];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该文基于一个代理模型从理论上分析盈余操纵和国有股减持对股权激励合约的影响。股权激励具有双重效应,既激励管理层努力工作以增加股东价值,也诱使其操纵盈余而耗费公司资源,最优股权激励计划需要降低激励强度以权衡此两种效应。在部分投资者低估盈余操纵程度的情况下,国有股减持会促使控股股东加大股权激励强度,盈余操纵程度相应上升。研究结果揭示,过高的股权激励不仅会带来内部人侵占国有资产、大股东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的后果,而且可能使抑制盈余操纵活动的市场监管措施失效,这为近期国资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试行办法提供了理论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5+207 +20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经营者股权激励、董事会组成与企业价值——基于内生性视角的经验分析 [J].
王华 ;
黄之骏 .
管理世界, 2006, (09) :101-116+172
[2]   国有上市公司管理者股权激励效应的实证检验 [J].
俞鸿琳 .
经济科学, 2006, (01) :108-116
[3]   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周建波 ;
孙菊生 .
经济研究, 2003, (05) :74-82+93
[4]   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 [J].
陈小悦 ;
肖星 ;
过晓艳 .
经济研究, 2000, (01) :30-36
[5]   资源配置与盈余操纵之实证研究 [J].
孙铮 ;
王跃堂 .
财经研究, 1999, (04) :3-9+64
[6]   MORAL HAZARD AND OBSERVABILITY [J].
HOLMSTROM, B .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9, 10 (01) :7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