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确认商誉的经济后果分析——基于2007年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

被引:10
作者
汤湘希 [1 ]
唐文强 [2 ]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关键词
商誉; 合并商誉; 经济后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不仅疯狂地吞噬着华尔街,而且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不利影响,曾被奉为"代表未来会计计量方向"的公允价值,一夜之间亦成为众矢之的。与之相伴随的是,会计上确认的合并商誉这种虚拟资产到底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有何影响,进而对资本市场有何影响等问题值得冷静思考。本文以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我国沪、深两市1331家(剔除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详细描述了样本上市公司确认商誉的状况,分析了会计上确认商誉的经济后果。指出在商誉确认方面,样本上市公司中确认商誉的达38%,且具有增大的趋势。会计上确认商誉,的确可以改善企业的资产结构,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上市公司再融资提供了必要的便利。同时,部分上市公司对商誉的会计处理既不符合相关的数理逻辑关系,又可能存在对会计准则理解和运用上的偏差,抑或存在着会计舞弊的嫌疑。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上确认的商誉并不完全符合其本质,证明了部分上市公司对商誉本质的认识和理解还存在着偏差。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上市公司盈利状况分析:1992—2004[J]. 牛建军,岳衡,姜国华.中国会计评论. 2007(02)
[2]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与会计信息解读研究 [J].
汤湘希 .
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6, (04) :3-12
[3]   商誉会计的终结与核心竞争力会计的兴起 [J].
汤湘希 .
会计之友, 2004, (07) :7-9
[4]   无形资产会计研究的误区及其相关概念的关系研究 [J].
汤湘希 .
财会通讯, 2004, (13) :57-60
[5]   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无形资产经营问题研究 [J].
汤湘希 .
中国工业经济, 2004, (01) :87-92
[6]   论组合无形资产——商誉价值的确认与分割 [J].
汤湘希 .
财务与会计, 2000, (11) :20-22
[8]   论商誉会计理论重构─—兼评商誉会计“三元理论” [J].
阎德玉 .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1997, (01) :66-71+142
[9]  
基于新会计准则的合并商誉问题研究[D]. 梁月.东北财经大学. 2007
[10]  
现代无形资产学[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于玉林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