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马尾松半天然混交林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6
作者
杨梅
林思祖
曹子林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2] 西南林学院 福建福州
[3] 福建福州
[4] 云南昆明
关键词
杉木; 马尾松; 混交林; 群落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 [森林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对不同立地条件下杉木马尾松半天然混交林群落结构、多度分布及建群种生长的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上、下坡的林分均处于向上发展阶段 ,但下坡所受外界干扰较多 ,而使乔木层的林分密度比上坡林分小 .与上坡林分相比 ,下坡林分开物种更为丰富 ,乔木层的个体发育较好 .对于建群种杉木、马尾松 ,上下坡林分的个数相差悬殊 ,下坡林分的林下更新不良 ,因此 ,对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杉木马尾松半天然混交林 ,应采取适当的抚育和保护措施 ,控制林分密度 ,合理配置林分层次结构及树种结构 ,有利于提高林分生产力 .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4+21 +2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多代连栽对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影响 [J].
范少辉 ;
盛炜彤 ;
马祥庆 ;
林开敏 ;
卓仕安 ;
张小泉 .
林业科学研究, 2003, (05) :560-567
[2]   大面积营造集约经营人工林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英文) [J].
于宁楼 ;
宋磊 .
林业科学, 2003, (05) :44-51
[3]   杉木拟赤杨混交林土壤肥力性状研究 [J].
高培军 ;
郑郁善 ;
王妍 ;
陈礼光 ;
李庆荣 ;
吴大忠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03, (04) :599-603
[4]   大青山一二代马尾松土壤性质变化与地力衰退关系的研究 [J].
杨承栋 ;
孙启武 ;
焦如珍 ;
卢立华 .
土壤学报, 2003, (02) :267-273
[5]   红锥杉木混交造林效果研究 [J].
蒋家淡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2, (04) :329-333
[6]   福建含笑-杉木混交林的效益及机理分析 [J].
张兴正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1, (03) :25-29
[7]   我国南方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的退化特征和改造对策研究 [J].
洪利兴 ;
王泳 ;
杜国坚 ;
刘本同 .
浙江林业科技, 2000, (02) :1-9
[8]   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生产力研究 [J].
曹汉洋 ;
陈金林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0, (02) :158-161
[9]   杉木自毒作用的研究 [J].
林思祖 ;
黄世国 ;
曹光球 ;
黄志群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6) :661-664
[10]   混交林的改土效益及其在防止地力衰退上的应用 [J].
王楚荣 ;
陈红跃 ;
许炼烽 .
土壤与环境, 1999, (01) :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