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防治进展

被引:12
作者
丁桂芝
机构
[1]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危险性; 增龄性; 骨骼; 运动器官; 峰值骨量; 骨丢失; 防治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概况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继而引起骨骼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高的系统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各种族和不同的地理环境,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因骨质疏松症而引起的骨折发生率呈大幅度上升的趋势。因此该病已成为世界各国医疗和社会工作中研究的重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为两型,1983年 Riggs 和Melton 提出了Ⅰ型和Ⅱ型骨质疏松症发病机理不同的假说,10年来的研究已证实了其正确性。Ⅰ型(高转化型)骨质疏松症时体内成骨和破骨两种骨转换期均增强,造成骨丢失的主要原因是破骨活动较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18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