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人工林根区土壤水分亏缺状况与空间分布

被引:19
作者
王进鑫
罗伟祥
刘广全
王迪海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陕西杨陵
[4] 陕西杨陵
[5] 陕西杨陵
关键词
植物气候带; 人工林; 土壤水分亏缺; 时空分布; 黄土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2 [森林土壤理化性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定位监测与对比分析,对黄土高原半湿润落叶阔叶林区、半干旱森林草原区和半干旱典型草原区,持续干旱期末人工林根区土壤干旱状况、雨季后土壤水分恢复情况进行了测定分析;同时,通过引入土壤贮水亏缺度这一新的指标,对人工林地土壤水分亏缺度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人工林地土壤水分亏缺严重。根区0-320 cm土层贮水亏缺量达384.06~466.68 mm,相当于该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的63.95%77.70%。其中以0~40 cm主要根系分布层亏缺量最大。人工林根区土壤贮水亏缺度,在水平方向上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其中,侧柏、油松土壤贮水亏缺度与距主干距离成正相关,但刺槐则相反;在垂直方向因林分类型不同而异。半湿润落叶阔叶林区传统的一维土壤水分动态监测,难以准确反映半湿润落叶阔叶林区人工林地的水分状况。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8 +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土壤干层水分恢复研究 [J].
王志强 ;
刘宝元 ;
路炳军 .
生态学报, 2003, (09) :1944-1950
[2]   半干旱区人工林草地土壤旱化与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 [J].
郭忠升 ;
邵明安 .
生态学报, 2003, (08) :1640-1647
[3]   黄土高原坡地土壤干层形成机理及补水途径研究 [J].
张海 ;
王延平 ;
高鹏程 ;
孙平阳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3) :162-164
[4]   黄土高原人工林对区域深层土壤水环境的影响 [J].
穆兴民 ;
徐学选 ;
王文龙 ;
温仲明 ;
杜峰 .
土壤学报, 2003, (02) :210-217
[5]   延安试区刺槐林地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土壤水分变化规律 [J].
韩蕊莲 ;
侯庆春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3, (01) :74-76
[6]   延安试区人工刺槐林地的土壤干层分析 [J].
王力 ;
邵明安 ;
侯庆春 ;
杨岗民 .
西北植物学报, 2001, (01) :101-106
[7]   黄土高原荒坡径流生产潜力研究 [J].
孙长忠 .
林业科学, 2000, (05) :12-16
[8]   黄土高原人工林草地“土壤干层”问题初探 [J].
侯庆春 ;
韩蕊莲 ;
韩仕锋 .
中国水土保持, 1999, (05) :13-16
[9]   集水造林防止人工林植被土壤干化的初步研究 [J].
王克勤 ;
王斌瑞 .
林业科学, 1998, (04) :16-23
[10]   单株平衡法的建立 [J].
孙长忠,黄宝龙 .
林业科学, 1996, (04) :378-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