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仙湖水体NP变化及其非点源污染特征

被引:20
作者
夏天翔 [1 ]
潘继征 [2 ]
刘雪华 [1 ]
赵孟彬 [3 ]
祁云宽 [4 ]
熊飞 [5 ]
徐力刚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关村海淀园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
[4] 玉溪市环境监测站
[5] 江汉大学
关键词
抚仙湖; 氮磷比; 河道输入; 非点源污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通过调查抚仙湖1981—2005年水体N、P变化,以及监测该流域33条主要入湖河道水体N、P的输入情况,从而揭示抚仙湖水体N、P变化规律及该流域非点源污染主要特征。结果表明,近20多年来,抚仙湖水体N素水平增长迅速而P素水平稳定,2001—2005年表层水体TN∶TP平均值达到33.06,P素成为抚仙湖水体藻类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2005年,抚仙湖33条主要入湖河道TN和TP输入量分别为528.3t和70.7t,抚仙湖北部澄江县已成为非点源污染源最为严重区域,化肥的过量施用和畜禽养殖规模的过快发展已成为该流域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340 / 134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Localized Changes in Transparency Linked to Mud Sediment Expansion in Lake Okeechobee; Florida: Ecological and Management Implications.[J].Karl E. Havens;R. Thomas James.Lake and Reservoir Management.1999, 1
[2]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对策.[M].朱兆良; (英) 诺斯 (Norse;D.) ; 孙波; 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3]  
抚仙湖.[M].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编;.海洋出版社.1990,
[4]   太湖水体叶绿素a含量与氮磷浓度的关系 [J].
陈永根 ;
刘伟龙 ;
韩红娟 ;
胡维平 .
生态学杂志, 2007, (12) :2062-2068
[5]   抚仙湖集水域地表径流入湖水量模拟 [J].
徐金涛 ;
张奇 ;
徐力刚 .
湖泊科学, 2007, (06) :718-726
[6]   密云水库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基本特征分析 [J].
黄生斌 ;
刘宝元 ;
刘晓霞 ;
孙江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4) :1219-1223
[7]   不同氮磷比条件下浮游藻类群落变化 [J].
孙凌 ;
金相灿 ;
钟远 ;
张冬梅 ;
朱琳 ;
戴树桂 ;
庄源益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7) :1218-1223
[8]   陕西省黑河流域水土流失型非点源污染估算 [J].
胥彦玲 ;
李怀恩 ;
贾海娟 ;
倪永明 .
水土保持通报, 2005, (05) :82-84
[9]   2001-2002水文年环太湖河道的水量及污染物通量 [J].
许朋柱 ;
秦伯强 .
湖泊科学, 2005, (03) :213-218
[10]   抚仙湖富营养化初探 [J].
李荫玺 ;
刘红 ;
陆娅 ;
王林 .
湖泊科学, 2003, (03) :285-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