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来华与“五四”之后的教育界——以陶行知的杜威思想受容为中心

被引:10
作者
川尻文彦
机构
[1] 日本帝冢山学院大学
关键词
杜威; 五四; 陶行知; 晓庄学校; 生活教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529 [教育史];
学科分类号
040103 ; 060207 ;
摘要
杜威访华引起了各种反响,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在教育方面,也就是说,中国知识分子尤为关注作为教育学家的杜威,这与杜威著有水平极高的《学校与社会》、《民主主义与教育》等教育学书有关。在中国,杜威被有留美经验的知识分子介绍到知识界,而这些知识分子对杜威的了解极为多元,有时甚至会有"误解"。陶行知在深受杜威影响的同时,对杜威的了解就很独特。在杜威的教育理论当中,陶行知特意提到的是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儿童自发性部分。他还常涉及"自动"概念,强调社会不可能被关在学校里,并通过重新解释传统的"人欲"、"天理"观念,给杜威的"自动"赋予了崭新的一面。这与他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相关联。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5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叶圣陶作品精选.[M].杨君选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2]  
语言、翻译与政治.[M].王宪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M].袁刚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走出象牙塔——蒋梦麟传.[M].孙善根著;.杭州出版社.2004,
[5]  
杜威与中国.[M].元青著;.人民出版社.2001,
[6]  
蒋梦麟学术文化随笔.[M].[蒋梦麟]著;明立志等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7]  
译林旧踪.[M].邹振环著;.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
[8]  
西潮·新潮.[M].蒋梦麟著;.岳麓书社.2000,
[9]  
胡适文集.[M].胡适著;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0]  
蒋梦麟教育思想研究.[M].马勇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