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汉语的“体”范畴

被引:89
作者
石毓智
机构
[1] 华中理工大学
关键词
体”范畴; 明确; 动态助词; 时态动词; 语法意义; 语义特征; 现代汉语; 终结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现代汉语的"体"范畴分别由动态助词"了、着、过"表示。本文以一个完整动作从开始到结束的不同发展阶段作为动作内部过程的框架来刻画"了、着、过"的表义特点及其对有不同语义特征的动词的选择性,从而对"了、着、过"的意义及其使用条件提出了比较简单而统一的解释。指出了汉语"体"范畴的整体功能和明确的分工。它们虽不直接表示行为状况的时间位置,而又与时间密切相关。本文还解释了一些与"了、着、过"有关的疑难句法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183 / 201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语法意义和语汇意义之间的相互影响
    胡明扬
    [J]. 汉语学习, 1992, (01) : 1 - 6
  • [2] 说“NP了”句式
    邢福义
    [J]. 语文研究, 1984, (03) : 21 - 26
  • [3] 汉语“了”字跟英语相应的说法
    赵世开
    沈家煊
    [J]. 语言研究, 1984, (01) : 114 - 126
  • [4] 现代汉语词尾“了”的语法意义[J]. 刘勋宁.中国语文. 1988 (05)
  • [5] 现代汉语的肯定性形容词[J]. 石毓智.中国语文. 1991 (03)
  • [6] 时量宾语和动词的类[J]. 马庆株.中国语文. 1981 (02)
  • [7] 论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三元结构[J]. 陈平.中国语文. 1988 (06)
  • [8] 动词用法词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孟琮等编, 1987
  • [9] 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M].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 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组织委员会 编, 1986
  • [10] 语法讲义[M]. 商务印书馆 , 朱德熙[著],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