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麦红吸浆虫(双翅目:瘿蚊科)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

被引:5
作者
贺春贵
袁锋
张雅林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资源与病虫害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麦红吸浆虫; RAPDPCR; 地理种群; 遗传结构;
D O I
10.16380/j.kcxb.2003.06.019
中图分类号
S433 [植物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02 ;
摘要
采用RAPD方法测定分析了我国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mosellana (Gehin) 10个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 :5种引物在 10个种群中共产生了 32 6个RAPD标记 ,各地理种群之间没有产生各自的特征标记 ;不同种群间的遗传相似程度与其地理间距呈反比 ;种群内的遗传相似程度比种群间的高 ;利用UPGMA法可将其聚为冬麦区和春麦区两大类群
引用
收藏
页码:783 / 78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基于RAPD分析的中国野桑蚕和家蚕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J].
鲁成 ;
余红仕 ;
向仲怀 .
昆虫学报, 2002, (02) :198-203
[2]   中国西部麦红吸浆虫种群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双翅目:瘿蚊科) [J].
贺春贵 ;
袁锋 .
昆虫分类学报, 2001, (02) :124-130
[3]   我国烟蚜种群分化的RAPD分析 [J].
杨效文 ;
张孝羲 ;
陈晓峰 ;
王瑛 .
昆虫学报, 1999, (04) :37-45
[4]  
中国中西部地区麦红吸浆虫种群间基因流模型.[A].贺春贵;袁锋;.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