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的产生及其发展动因分析

被引:2
作者
朱永东 [1 ]
向兴华 [1 ]
叶玉嘉 [2 ]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发展规划处
[2]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动因分析; 多因素综合影响; 历史分析法; 美国研究型大学; 跨学科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9.712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始源于1862年《莫雷尔法案》的颁布实施,随后在政府和实业界的大力推动下得到了快速发展。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在知识不断从分化走向综合的时代大背景下,联邦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和高校的积极参与以及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产生以及发展动因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创新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和教育的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88+92 +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大科学时代的大工程[N]. 黄国范. &nbsp浙江日报. 2009 (011)
[2]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对学科交叉研究的资助及启示 [J].
樊春良 .
中国科学基金, 2005, (02) :60-62
[3]   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变迁的路径依赖 [J].
文少保 ;
杨连生 .
科学学研究, 2010, 28 (04) :535-541+565
[4]  
NSF Establishes Center for Biophotonics. ANON. http://www.University of Cali-fornia.edu/news/article/4874 . 2010
[5]  
Report of the AAU Interdisciplinary Task Force. ANON. AAU Reports . 2005
[6]   美国MIT的办学特色与创建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对策 [J].
赵文平 ;
吴敏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07) :165-166
[7]  
University-Industry Research Partnerships in the Unit-ed States[C/OL]. HALL B H. Kansai Conference . 2004
[8]  
ASP[P]. 韩国专利:KR20120130370A,2012-12-03
[9]   美国在研究型大学中建立国家实验室的启示 [J].
赵文华 ;
黄缨 ;
刘念才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4, (02) :57-62
[10]  
Thompson Klein,J. Interdisciplinarity: history, theory, and practice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