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负效应的成因及消解策略

被引:3
作者
田夏彪
机构
[1] 大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农村经济; 经济发展; 负效应; 教育经济;
D O I
10.16112/j.cnki.53-1160/c.2013.06.016
中图分类号
G725 [农民业余教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存在着负效应现象,主要体现为经济增长中的教育颓废和教育发展中的"经济危机",究其原因在于人们对教育与经济关系认识的偏差,农村教育结构的基础和重心错位,农村教育文化个性的褪色。为摆脱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负效应,需采取的策略是回归真、善、美相统一的教育本质,构建多元分类的农村教育体系,优先发展农村及农村教育。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人力资本的视角 [J].
杜育红 ;
梁文艳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6) :70-78
[2]   农民的教育观念和农村教育的选择 [J].
陈举 .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2) :109-111
[3]   农民教育与农民弱势处境的改善 [J].
赵志勇 .
前沿, 2007, (02) :192-195
[4]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错位效应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J].
李录堂 ;
张藕香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6, (04) :254-257
[5]   农民的教育需求与农村教育改革 [J].
邹小华 .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1) :121-125
[6]  
强化民族认同.[M].张诗亚; 编著.现代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