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不同肥料类型对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数量时空变化的影响
被引:52
作者:
姬兴杰
[1
]
熊淑萍
[1
]
李春明
[1
]
张伟
[2
]
马新明
[1
]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2] 河南商丘农学院
来源:
关键词:
肥料类型;
土壤酶;
土壤微生物;
时空变化;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8.01.019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采用等氮技术进行原状土柱法试验,研究了不同肥料类型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时空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柱栽条件下,不同肥料类型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时空变化有明显影响。不同土壤深度脲酶和蛋白酶总活性均表现为肥料配施>有机肥>尿素;土壤脲酶活性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0~20 cm土层的土壤脲酶活性占全生育期1.2 m土层总活性的50%以上,0~40 cm土层占79%左右,在0~20 cm和20~120 cm的土层所占比例大致相当;不同土层的脲酶活性均在拔节期达到最高;在小麦生育后期,脲酶活性在不同土壤深度表现为升高的趋势。3种肥料类型处理不同土层的蛋白酶活性均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其次为拔节期,在拔节期和扬花期出现峰值,在抽穗期和灌浆盛期出现低谷,其最小值出现在灌浆盛期;土壤蛋白酶在20~40 cm和80~100 cm时出现峰值,并在20~40 cm土层时活性最高。3种肥料类型处理间比较,微生物数量均表现为肥料配施>有机肥>尿素。在同一土层中的细菌数量以苗期最大;真菌数量以抽穗期最大;放线菌随着小麦生育期的推进数量逐渐增加,成熟期达最大值。在小麦不同生育时期,以20~40 cm土层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最大,0~20 cm土层次之,40~120 cm土层随土层深度加深数量逐渐减少。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7+133
+133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