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变质煤镜质体性质的差异及其成因──以西南某些地区煤为例

被引:4
作者
叶道敏,罗俊文,肖文钊,王士俊
机构
[1]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地质所,中国矿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关键词
镜质体,性质,成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0.5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对我国西南同变质系列不同沉积环境和时代的3个地区煤的镜质体的对比研究,发现它们在光学、煤化学、工艺、有机地球化学性质等方面均有差异。其中同是晚二叠世但沉积环境不同的曲靖地区和水城、六枝地区煤的性质特别是结焦性较为接近,而四川中生代煤与它们相差甚远。时代差异比沉积环境引起的差异强烈的多。引起等变质煤镜质体性质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成煤泥炭沼泽的地球化学性质或是否受海水影响并不总是起控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腐植煤中的超细纹层 [J].
王飞宇,何萍,刘德汉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4, (06) :13-15
[2]   烟煤的成因——工业分类 [J].
张秀仪 ;
龚至从 ;
门桂珍 ;
李小彦 .
煤炭学报, 1981, (02) :30-37
[3]  
实用煤岩学[M]. 地质出版社 , 赵师庆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