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被引:28
作者
刘瑞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进展; 海洋生物多样性; 研究与保护; 中国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78.53 [海洋生物];
学科分类号
070703 ;
摘要
中国海的生物多样性研究是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1950年成立后开始大规模系统进行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迄今已有千篇论文和约200部专著出版。主要专著《中国动物志》"无脊椎动物"已出版47卷,其中27卷为海洋生物,5年计划编写中17卷;《中国动物志》"脊椎动物"鱼类11卷,哺乳类1卷;《中国海藻志》8卷,待出版4卷,编写中3卷。另外,《海洋科学集刊》已出版的50卷中有22卷是海洋生物的专刊;另有《西沙群岛生物考察专辑》6卷。其中有代表性的著作《中国海洋生物种类与分布》(黄宗国,1994)集成国内外文献,记载物种20,278种(内有化石种及异名应除去)。2008年出版的《中国海洋生物名录》(刘瑞玉主编)记录22,629现生种,比1994年相同门类多5,118种,仅次于澳大利亚和日本,居世界第三位。主要进展是取得了中国海翔实可靠的物种鉴定、编目和分布数据。此外还参加了国际"物种2000"计划项目,交出的"中国生物名录"比2008年名录显著增多。全部物种正进行"世界海洋物种登录"(WoRMS),可供与世界不同海域和生境的种类多样性作比较研究。完成国家标准《海洋生物分类代码》(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发布)的修订,纠正了种名和分类系统的错误,增补了物种,保证了作为国家标准的高水平,待付印。完成全国濒危物种评估,负责编写《中国物种红色名录》1、3、2卷海洋无脊椎动物部分;结果发现濒危物种显著增多。1997–2000年"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环境资源调查"的结果进一步显示陆架海域生物多样性和主要资源衰退,还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中国参加了国际重大项目"海洋生物普查计划",进行了浮游动物普查,提交了中国国家汇总报告——中国海生物多样性研究,交PLoS ONE出版。全面加强了多样性和濒危种的保护,全国已建立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33个,特别保护区21个。论文在肯定中国海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和成绩的同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不足是调查采集和研究的生境主要在陆架浅海,深海大洋特殊生境刚刚起步;多样性调查缺少全国统一计划行动,缺全面的多样性"背景值"资料。而监测、采集、研究不够;评估、保护亟待加强。文终提出了几点涉及学科发展和多样性监测、评估、保护的关键性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614 / 62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 [1] IOC Technical Series. Tilot V. UNESCO/IOC . 2006
  • [2] 台湾物种名录. 邵广昭,彭镜毅,吴文哲][eds. For-estryBureau,CouncilofAgriculture . 2010
  • [3] 全国近岸生态监控区生态状况报告. 国家海洋局. ChinaOceanPress . 2010
  • [4] Discoveries of the Census of Marine Life:Making Ocean Life Count. Snelgrove PV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2010
  • [5]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7826海洋生物分类代码 . 1999
  • [6] Only six kingdoms of life. Cavalier-Smith T. Proc.R.Soc.Lond.B . 2004
  • [7] A Compendium of Publications Cele-brating the5th Anniversary of the Census of Marine Life. O’’dor R,Reed C. . 2005
  • [8] 胶州湾生态学和生物资源[M]. 科学出版社 , 刘瑞玉 主编, 1992
  • [9] 中国红树林[M]. 科学出版社 , 王文卿, 2007
  • [10] 中国南海海草研究[M]. 广东经济出版社 , 黄小平,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