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中国不扩散政策的转变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4
作者
王君
机构
[1]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不扩散; 核不扩散机制; 导弹; 出口控制;
D O I
10.14015/j.cnki.1004-8049.2002.04.007
中图分类号
D829.10 [政策];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本文讨论的不扩散问题主要是防止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 (主要是弹道导弹 )的横向扩散。冷战结束后 ,面临新、旧格局交替的国际形势 ,中国逐步调整了各项外交政策 ,其中 ,不扩散政策是变化较大的一个领域。笔者认为 ,2 0世纪 90年代 ,中国不扩散政策的转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政策调整 ,而是一次实质性的“变革”。至少有三件事说明了这一点。首先 ,中国完全改变了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立场 ;其次 ,中国首次建立了系统的核出口控制机制 ;最后 ,在防止导弹技术扩散问题上 ,中国开始承担相关义务。通过考察中国不扩散政策的转变过程 ,本文尝试对中国政策转变的原因加以分析 ,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核不扩散机制透析——国际安全机制的一个案例研究 [J].
陈须隆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0, (08) :36-40
[2]  
中美关系热点透视[M].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宫力著, 1996
[3]  
中国外交史[M]. 河南人民出版社 , 谢益显主编, 1988
[4]  
国际形势年鉴[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编, 1988
[5]  
世界军备与裁军简明手册[M]. 军事译文出版社 , 北京国际战略问题学会 编, 1986
[6]  
国际形势年鉴[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陈启懋等主编, 1985
[7]  
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文件集[M]. 世界知识出版社 , , 1981
[8]  
新华社北京1991年10月25日电 .
[9]  
中国关于核武器问题的立场及主要活动. http://wwwinfoxinhuaorg/xhdbtripvisitor/frame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