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二重性的分析

被引:1
作者
安帅领
机构
[1] 河南大学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物质生产方式; 社会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二重性;
D O I
10.16594/j.cnki.41-1302/g4.2013.09.029
中图分类号
F04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方式];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马克思应用生产方式二重性的一般原理对传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未来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作出了经典分析。然而,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发展进行分析,主要应用特征描述法。尽管通过这些分析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对于认识中国经济变革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但从根本上说,这些分析方法都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即没有从终极上对中国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发展进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发生了变改:一是单一公有制结构向多种所有制转变,二是行政化公有制向分权型公有制转变。在物质生产方面的变革体现在落后生产技术和科层生产组织向多层生产技术和多样生产组织转变,行政命令调节向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转变。社会生产方式的主要矛盾是现阶段的社会生产方式同物质生产方式的矛盾和现阶段社会生产方式同市场化资源配置方式发生的矛盾。这一内在矛盾,必然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不断变革发展,并逐步走向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导论[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于金富,曲瑞琴著, 2003
[2]   深化中国所有制结构改革的若干思考 [J].
郭飞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3) :52-67+204
[3]   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分析 [J].
郑宗寒 .
中国社会科学, 1990, (03) :99-114
[4]  
中国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 编, 1988
[5]  
中国所有制结构探析[M]. 红旗出版社 , 宗寒著, 1996
[6]   劳动者个人所有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一般形态 [J].
于金富 ;
安帅领 .
经济学家, 2011, (08) :13-18
[7]   冷静看待目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观察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的一个视角 [J].
宗寒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1, (11) :51-59+159
[8]   新中国50年所有制结构的变迁 [J].
刘国光 ;
董志凯 .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0, (01) :5-14+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