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缘取向:中庸之道的人际实践——对中国人社会行为取向模式的再探讨

被引:17
作者
沈毅
机构
[1]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南京
关键词
人缘; 中庸之道; 群体; 社会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关于中国人社会行为取向的讨论,概括起来主要可以分为“自我主义”、“大我优先”与“关系取向”这三种本土研究范式。但多数中国人可能既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也不是以“大我”为中心,同样也不是简单地以诸多的两者“关系”为取向的,而是在与众人的直接交往与间接相处的具体情境中,倾向于采取中庸之道的人际实践,以建立、维持、发展或改善自身在某群体或社会圈中的“人缘”状况。个体在某群体或社会圈中的良好“人缘”,是个体在该群体或社会圈中长期摄取更多资源的重要资本。这种以自身良好“人缘”为指向的中庸之道的人际实践可称之为“人缘取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M].杨国枢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 [2] 实践感.[M].(法)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著;蒋梓骅译;.译林出版社.2003,
  • [3] 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钱穆著;.三联书店.2001,
  • [4] 老子.[M].(春秋)老聃著;梁海明译注;.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 [5] 实践与反思.[M].(法)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美)华康德(LoicWacquant)著;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 [6] 宗族·种姓·俱乐部.[M].(美)许光(Hsu;F.L.K.)著;薛刚译;.华夏出版社.1990,
  • [7] 美国人与中国人:两种生活方式比较.[M].[美]许烺光(Francis L·K·Hsu) 著;彭凯平;刘文静等 译.华夏出版社.1989,
  • [8] 中国文化要义.[M].梁漱溟著;.学林出版社.1987,
  • [9] 乡土中国.[M].费孝通 著.三联书店.1985,
  • [10] 四书集注.[M].(宋)朱熹集 注.岳麓书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