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网络虚拟财产的定性

被引:7
作者
吴佳斌
宋帅武
机构
[1] 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法院
关键词
虚拟财产; 玩家; 司法实践; 盗窃罪; 侵犯财产罪;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犯罪对象; 计算机信息系统; 犯罪结果地; 财产属性;
D O I
10.19684/j.cnki.1002-4603.2013.17.006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统计数字显示,有61%的游戏玩家有过网络虚拟财产被盗的经历,77%的游戏玩家感到现在的网络环境对其虚拟财产有威胁,而几乎所有的网络游戏都出现了盗号者,有些地方已出现盗号的产业链,极大地影响了互联网的正常发展。这些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刑法应予以规制。但是由于网络虚拟财产是新生事物,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各地司法机关由于对盗窃网络虚拟财产认识不同,因而定性也出现不同的看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论盗窃网络虚拟财产行为的法律属性.[D].孙石平.大连海事大学.2009, 09
[2]  
计算机犯罪相关问题的思考.[D].董少辉.西南政法大学.2008, 04
[3]   网络盗窃案件的问题研究 [J].
任国库 .
法制与社会, 2010, (27) :59-60
[4]  
联众电脑公司技术员修改程序销售游戏币牟利获刑..范静;.中国法院网.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