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现代性与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

被引:13
作者
王一铮
机构
[1]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新型现代性; 绿色发展; 中坚农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302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全面战略部署,肩负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顺应当前社会需求、合理布局乡村建设的历史使命,与新型现代性倡导的实现公平、协调的社会均衡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减少社会代价等原则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应通过培育中坚农民、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破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形成以国家统筹为核心、以乡村全要素发展新动能为主体的乡村发展异业联盟,发挥以农业产业为纽带的经济指引作用,增强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262 / 26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迈向新型现代性的科学发展观.[D].马德峰.苏州大学.2008, 04
[2]  
现代性的碎片.[M].(英)戴维·弗里斯比(DavidFrisby)著;卢晖临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
[3]  
后民族结构.[M].(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  
人的现代化.[M].殷陆君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5]   关于乡村振兴的若干重大导向性问题 [J].
党国英 .
社会科学战线, 2019, (02) :172-180
[6]   中坚农民支撑的乡村振兴:缘起、功能与路径选择 [J].
杨磊 ;
徐双敏 .
改革, 2018, (10) :60-70
[7]   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的总遵循 [J].
王立胜 ;
刘岳 .
红旗文稿, 2018, (03) :20-22
[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系统认识与道路选择 [J].
郭晓鸣 ;
张克俊 ;
虞洪 ;
高杰 ;
周小娟 ;
苏艺 .
农村经济, 2018, (01) :11-20
[9]   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发展路径与风险规避 [J].
刘合光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39 (03) :25-33
[10]   社会互构论的提出——对社会学学术传统的审视和快速转型期经验现实的反思 [J].
郑杭生 ;
杨敏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3, (04) :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