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IGGE数据的我国寒潮自动识别预报方法

被引:7
作者
康志明
金荣花
鲍媛媛
田伟红
桂海林
机构
[1] 国家气象中心
关键词
寒潮; 集合预报; 聚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5.5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51—2006年中央气象台寒潮天气过程数据以及NCEP/NCAR 500 hPa高度场等逐日再分析资料,通过客观聚类方法与主观对比分析确定寒潮爆发的典型形势场,结合寒潮过程特征量阈值,建立了基于TIGGE集合预报产品的寒潮自动识别客观预报方法,并利用TIGGE集合预报数据对2008年1月和2009年1月两次寒潮天气过程进行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利用500 hPa高度距平场进行聚类分析,一方面可以消除环流季节特征对划分结果的影响,另一方面也突出了寒潮这种强天气的异常扰动表现;基于集合预报产品的寒潮自动识别预报方法浓缩了集合预报产品信息,可直接为预报员提供寒潮发生的概率预报,从而在集合预报产品与我国实际灾害性天气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98 / 30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的持续性原因分析 [J].
杨贵名 ;
孔期 ;
毛冬艳 ;
张芳华 ;
康志明 ;
宗志平 .
气象学报, 2008, (05) :836-849
[2]   2008年1月我国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分析Ⅰ.气候特征与影响评估 [J].
王凌 ;
高歌 ;
张强 ;
孙家民 ;
王遵娅 ;
张勇 ;
赵珊珊 ;
陈鲜艳 ;
陈峪 ;
王有民 ;
陈丽娟 ;
高辉 .
气象, 2008, (04) :95-100
[3]   集合预报技术在暴雨灾害风险分析中的应用 [J].
邓国 ;
陈怀亮 ;
周玉淑 .
自然灾害学报, 2006, (01) :115-122
[4]   集合数值预报发展与研究进展 [J].
陈静 ;
陈德辉 ;
颜宏 .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04) :497-507
[5]   位移和最大相关距离在ECMWF集合预报产品中的应用 [J].
杨学胜 .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01) :37-46
[6]   国家气象中心集合数值预报业务系统的发展及应用 [J].
李泽椿 ;
陈德辉 .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01) :1-15
[7]   集合预报的现状和前景 [J].
杜钧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2, (01) :16-28
[8]   业务集合预报系统的现状及展望 [J].
杨学胜 .
气象, 2001, (06) :3-9
[9]   根据天气类型划分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集合预报产品 [J].
杨学胜 ;
Jean Nicolau ;
Nicole Girardot .
气象学报, 2001, (02) :173-182+257
[10]   集合预报业务使用现状和趋势 [J].
毛恒青 ;
王建捷 .
气象, 2000, (06) :26-30